2008年1月21日,星期一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五版:“两会”特别报道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为“两创”营造公正权威的法治环境
代表委员热烈讨论“两院”报告
本报记者 曹志男 朱兰英 蔡亮

  五年来,全省法院年均结案49万余件,居全国第四位,法院人均结案数居全国第一;全省检察院立案查处贪污受贿、渎职侵权犯罪嫌疑人7730人,职务犯罪案件起诉率和有罪判决率分别达到94.5%和99.8%,我省检察批捕、起诉部门干警人均办案数是全国人均办案数的2.5倍,居全国首位……数字的背后,是省“两院”所做出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。1月19日下午和昨天上午,参加“两会”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住地就“两院”工作报告进行了小组审议和小组讨论。司法公正、“两创”为民和自身创新,成了与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重点话题。

  创新中优化司法为民
  杭州代表团的代表们充分肯定了我省“两院”在创业富民、创新强省中做出的成绩。代表马骏说,百事可乐“蓝色风暴”商标权纠纷案入选去年全国最受关注的“维护平安和谐,伸张公平正义”十大案件,就很好地说明我省法院在审理知识产权纠纷案,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。他建议,我省法院、检察院在今后进一步加大对专利、商业秘密和著作权的保护力度,制止侵权行为,激励创新,为推进我省创业富民、创新强省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优质的法律服务。
  代表宋福友表示,过去的5年中,我省法院在行政审判中积极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,通过行政审判制度的创新改革,有效地化解了行政争议,并有力地促进了行政机关增强依法行政意识。他说,行政案件中试行的案件异地管辖制度,更是有效地解决了行政案件“告状难”这一问题。而这一系列成果正是我省法院系统改革行政审判、化解行政争议这一创新制度取得的效果。
  “司法便民、为民服务、有理必诉,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司法理念。”来自省社科院的政协委员毛亚敏认为,省高院报告里提出让经济困难的群众打得起官司,这就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了首位,非常有意义。她认为,“两院”今后还要在“司法为民”方面多进行创新,多推出一些像“三项承诺”这样的制度,让经济困难的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加顺畅。

  努力维护司法公正
  湖州代表团的代表们纷纷对我省法院和检察院如何严守司法公正、维护公平正义提出了看法和建议。代表唐中详说,过去的5年,我省“两院”在公正司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,而随着法治浙江建设的不断推进,“两院”的责任也越来越大。为此,他认为我省法院和检察院要扩大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救助范围,同时加大对基层法院和检察院的监督力度。
  “我赞同唐中详代表的意见。”代表单建明说,基层法院和检察院的建设是维护我省司法公正的重点,因为,与老百姓直接面对面的就是基层的法院和检察院,因此,我省各级法院和检察院要加强自身监督,进一步提高法官和检察官的整体素质,防止关系案、人情案、金钱案的发生。同时,也要防止诉讼过程中地方保护主义现象的出现。
  “‘两院’在建设和谐社会、维护司法公正中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。”湖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认为,检察机关担负着“强化法律监督,维护公平正义”的重要职责。各级基层检察院在坚持依法打击犯罪的同时,要进一步重视防控工作。要结合基层实际情况,多进行下访、约访、接访工作,多做普法宣传工作,多利用检察建议等途径开展法律监督工作,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,维护社会公平正义。

  创新机制提高素质
  “法院、检察院通过自身工作机制的创新,极大地提升了自身工作能力,为更好地维护司法公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”丽水代表团代表陈乃科说,青田法院在全省首创的利用网络视频技术庭审跨国案件,极大地方便了在外华侨参与诉讼,同时大大降低了诉讼成本,可以说是法院工作在“两创”中最具代表性的体现。他建议,全省法院系统应当进一步推广、规范网络视频庭审,完善网络视频庭审工作机制。
  代表雷文先在肯定了我省法院、检察系统自身机制创新成果的同时,对我省法官和检察官队伍的建设提出了建议。他认为,我省可以实施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法官、检察官的相互交流任职制度,这样不但畅通了司法干部队伍流动渠道,同时也能提高法官和检察官的业务素质。
  省政协委员、省高级法院副院长童兆洪提出了“完善执行协助网络推动执行难问题解决”的建议。他表示,法院执行工作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。近年来,浙江各级法院在破解执行难方面不断创新机制,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执行体系。而进一步破解执行难,是今后五年法院工作需要继续努力的目标。下一步,法院应当继续研究执行工作的规律,继续加大执行工作力度,让胜诉的当事人及时实现合法权益。